健康讲堂

赵云芳| 不走寻常路,四十余年潜心研究“疑难杂症”,效如桴鼓!

在北京同仁堂(奥克兰)有这样一位医生,1978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,师从国内名医孙建芝、吕靖中等顶尖专家,毕业后留校任教,兼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。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,也探索积累临床实践。医路漫漫,岁月如歌,由于多年来主攻内分泌和心血管领域的各种疾病,加之对中西医的全面理解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治特色,成为了有口皆碑的“疑难杂症”专家,她就是中医师——赵云芳

何谓疑难杂症:

  • 尚不能探明确定病因的为疑难,难以分门别类的症状为杂症

如何应对疑难杂症:

因为病情不容易从某个专属科目去确认病因和治疗方案,对于中西医学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。西医因为是建立在生物化学、细胞学和解剖学基础上的,受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,造成对于疑难杂症不能根除,要不就是局部的消炎灭菌或去除病变组织,要不就是静观其变任其发展。

中医利用藏象生理学、经络腧穴学理论,从人体健康的“大局观”出发,并非“脚痛医脚,头痛医头”。通过身心内外调和,肌体协同运作,整体平衡虚实,可以缓解或者治愈病症。因其全面思维的方式,防患未然的理念,辨证施治的原则,屡见奇效已是不争的事实

为何赵医生可以“拔丁抽楔”?

这要从她的科研方向说起。赵医生在中医求学道路上潜心钻研《伤寒杂病论》,属于“经方派”“经方”是相对于“时方”而言。时方是宋元以后的方剂为主,理论基础来源于《黄帝内经》,是历代中医的主体,到现在80%以上都是时方派。时方派有其优势,治病面面俱到。但也有其弊端,方大药杂,主观笼统。所以一些医生治病一辈子,总是一副药二三十味,治好了也不知道为什么,治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。

经方是中医经典方的略称,指汉朝张仲景所著《伤寒杂病论》(后世分为《伤寒论》及《金匮要略》)所记载之方剂。其中《伤寒论》载方113首,《金匮要略》载方262首。经方单刀直入,药精而专,是医方之祖”,后世中医学家称《伤寒杂病论》为“活人之书”、“方书之祖”,张仲景也被誉为为“医圣”。而《金匮要略》是以杂病为纲、以方证为目,特点可概括为普、简、廉、效” ,大多在5-10味药之内,可以说是精准治疗。

正因为是讲求“精准”,所以并非人人都能做到,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积累,对医生有极高的标准和要求,也是求医治学上比较艰辛的一条路,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。而低调的赵医生勤勉务实、励精笃行四十年,才能悬壶济世。

(以下案例根据赵云芳医师口述整理)

经典案例:

【案例一】糖尿病患者,常年只能“离群索居,一丝不挂”

某男性患者,糖尿病中期患者,皮肤总有强烈的灼烧感,碰到任何东西都疼痛难忍,甚至不能接触任何衣服,每日仅靠盖一个床单蔽体,到后来严重到只能在家“一丝不挂”,既无法出门,更不能见人,长期“离群索居,自我封闭”,日常生活受到影响,精神同样是萎靡不振。

经赵医生诊断,患者属于糖尿病的中后期,血管长期受损硬化,不能正常的输送营养,进而造成了神经系统损伤,导致周围神经病变。赵医生说,治本的方法要养血清热,疏风通络,补足中气,营养神经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并增强新陈代谢功能。通过一个月的耐心治疗和调养,患者的皮肤灼烧感明显下降,多年的痛楚也在治疗和调养中逐渐痊愈

还有一个年龄60多的男性患者,十多年糖尿病,常年膝关节以下冰凉,在赵医生的精心调理下,服用过十几付中药之后,疗效明显,至今再无复发迹象

 其实很多糖尿病患者,尽管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,但是一直被并发症所困扰。病人轻则四肢麻木发凉,重则脚趾溃烂,伤口难愈,甚则出现心、脑、肾、眼底血管病变。西医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,但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。而中医则因人而异,通过调理脏腑气血,或用益气温阳、养血清热,疏风通络等方法,从而改善身体内环境,提高免疫系统功能,最终缓解甚至消除并发症。

【案例二】陪读妈妈,崩漏不绝,6剂方药停崩止漏!

某女士,来自北京,年龄40+, 是一位来新西兰的陪读妈妈,一年多来被女性“崩漏”困扰。谓崩漏,是月经严重失常的病证。发病急骤,大量出血者为“崩”;出血量少者,淋漓不绝者为“漏”。会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前后,危害健康,属妇科常见病,也是疑难急重病证。相当于西医的“功能性子宫出血”。该患者一年来多次出现崩漏,导致精神萎靡,面色苍白,体乏无力。西医建议采用激素类固醇的药物进行治疗,但因副作用很大,患者一直没敢使用。

赵医生接诊后,主张为病人补气,因为气为血之帅,可以固摄血液,针对脾虚肾虚、血热血瘀进行有效的平衡调制。赵医生说,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、出血的久暂,采用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的原则,灵活运用塞流、澄源、复旧三法。赵医生根据体质不同,虚实寒热不同,辨证施治。消除瘀滞,通经活脉。在服用6剂方剂后,即停崩止漏。患者虽然抱着尝试的心态,却获得喜出望外的结果。

【案例三】幼教老师,多年受过敏和哮喘困扰,一月用药见效!

某女士,40多岁,是幼教老师,从业十多年,一直患有过敏性咳喘、哮喘,久治不愈,季节发作性很强,极易感冒。这类疾病在治疗上一般多用吸入皮质类固醇,抗胆碱药物,或采用扩张支气管的化学和物理治疗,但是大多都是治标不治本,最终患者只能产生药物依赖。

而中医认为: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。又因脾为生化之源,脾虚则生痰,痰阻气道,故见喘咳、气短。故哮喘病是肺、脾、肾三虚之症。经过赵医生诊断,属于免疫性过敏,伴有遗传因素,因为其父亲就有哮喘和过敏等病史。且患者先天禀赋不足,正气虚弱,不只是外邪侵扰,所以从扶正气入手,标本兼治。通过赵医生的精心配伍的方剂,用药一个月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,不咳了,停喘了,免疫性过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

【案例四】女子常年痔疮,术后复发无法行走,中药调理,奇迹痊愈!

某女性患者,年龄60+, 痔疮手术后依然痛苦,坐立不安,甚至无法走路试过西医手术和各种外用痔疮膏类药物,长达2个月仍未见效。赵医生询问其病情,得知早年她曾经流产8次,赵医生判断她是中气下陷,伤及气血,虚实夹杂,已无法自主提升。尤其是在劳累、用力等腹压增高时,病患之处会愈发严重。赵医生认为:治疗下焦之病,如痔疮、前列腺增生、膀胱炎等病,不能单纯地清利湿热,一定要根据病情,辨证施治,或补或泻或虚实兼顾,方能凑效。6剂药后即消除了下坠感,后又坚持使用3-4剂,患者的病痛最终痊愈

【案例五】福州老板寝食难安,情绪急躁,西医无解,中医见效。

某患者,杨先生,年龄50+,来自于福州,在新西兰是一个小生意的老板。不幸被感染了新冠,转阴后却伴随着严重的后遗症频发心慌、烦躁、失眠、厌食、坐立不安,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因情绪难以自主控制,生意也濒临停业关门。杨先生进行了各种检测,包括压力测试、心理调查、血压监测、心电检测、还佩带动态心电图仪(Holter),也多次面见了西医专家问诊,但都无法查出病因。

赵医生认为,患者的症状不是器质性病变,因此西医无法用现代设备检查出病灶所处。但在中医看来其病属于肝郁化火,脾胃不和。但还要辨证此火是上扰于心还是郁滞于脾胃,立法用药要切中病机,不可一概而论。在服用6剂药后立竿见影,症状明显缓解,患者精神和身体状态都复原如初,用患者的话说:“我终于平静了,能坐住了,工作和生活也回归了正常”。

以上种种疑难杂症,只是赵医生诸多成功诊治病例中的一部分。

杏林春雨,滋养了她成长的底蕴。

慧心传承,造就了她精湛的医术。

低调务实,更为她赢得了广大患者的盛赞。